4月10日至12日,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院长许云霄教授应邀出席于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政府采购报年会,与来自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人及业界精英共襄盛举。在"阳光采购 引领未来——构建三化融合的政府采购新生态"主题框架下,许云霄教授在主论坛发表《阳光采购 引领未来》主旨演讲,引发全场热烈共鸣。

“政府采购不仅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形式,更是撬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杠杆。”许云霄教授开篇点题,并通过详实的数据解码,2023年全国3.39万亿元政府采购规模中,中小企业斩获2.52万亿订单的亮眼成绩,显示出政府采购通过需求侧精准发力,有效激活市场活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响应-产业协同”的良性循环。以北京、安徽等地为典型代表,当地推行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支持 “三首” 产品等政策,这些举措不仅成功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还借助定向采购的方式,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力量。比如,江苏丹阳优先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这一行动直接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切实助力贫困地区脱贫增收 。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许云霄教授提出“黄金三角”理论:以市场化为基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法治化为保障,通过完善法规体系降低企业交易风险;以国际化为方向,对接国际规则提升政府采购的国际竞争力。她指出,政府采购的电子化改革显著降低了企业参与成本,有效扩大了受益市场主体的覆盖面。以内蒙古为例,该地区通过打造“全区一张网”,实现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的电子化管理,极大提升了采购效率和透明度。而在湖北恩施州,电子化采购的普及更是让中小企业成为直接受益者,其订单占比已超过九成,充分体现了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法制化建设中,上海市通过细化政府采购法规流程的细节,北京市则通过发布负面清单等具体举措,为政府采购法治化提供了实践样本。

面对未来挑战,许云霄教授开出三大“破局良方”:技术赋能,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采购效率;体系创新,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生态重构,推动政府采购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政府采购-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生态。
年会期间,三个平行分论坛同步展开,分别聚焦“阳光公正 向优而行”“数智采购 质变未来”“监管赋能 规范发展”三大议题。许云霄教授在“阳光公正”分论坛中,与财政部、教育部、海关总署及企业代表深入对话,围绕政府采购热点问题展开智慧碰撞,为构建更具活力的采购生态贡献北大智慧。